-
内容大纲
在十三年的漫长时空里《故事新编》是“如何写”成的?对此问题的求解只能立足可能的思考。在“于中国有益”的庞杂翻译中,鲁迅“学下去,站起来”的不懈努力贯穿始终;融会诸种文体(诗歌、小说、杂文等)实践,鲁迅重建了一种悖论式语言景观;通过“以庄化尼”和“援俗入史”,鲁迅书写了他眼中活的中国史。《故事新编》是以鲁迅逐渐“忘了努力”的方式表征自由的作品。虽然最终结篇,但正如竹内好所说,它是作者“未果之梦迹”。 -
作者介绍
张芬,女,安徽濉溪人,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中心副教授。 -
目录
第一章 “作为表象的鲁迅”:《故事新编》与文学
第一节 “现象”与“历史”:中日《故事新编》研究解读
一、“油滑史”及其问题
二、日本《故事新编》研究
第二节 本书框架
第二章 鲁迅的翻译与《故事新编》创作
第一节 “直到他在自身中看见神”:《小约翰》与《铸剑》之生成
一、古押衙与《无双传》
二、“黑色的形相”与《小约翰》
三、同情自由牺牲
四、“用象征来写实的童话体散文诗”
第二节 从“无治者”文学到“左翼文学”的翻译兼谈《故事新编》的创作
一、“无治者”阿尔志跋绥夫与《故事新编》中20世纪20年代作品
二、夏伯阳、《铁流》与《理水》
三、《毁灭》的翻译和表现力
四、《解放了的董·吉诃德》与《采薇》
第三节 “几乎无事的悲剧”:《死魂灵》翻译和《故事新编》创作
一、鲁迅与果戈理
二、果戈理的《死魂灵》及其创作过程
三、真实的世界:“几乎无事的悲剧”
四、《死魂灵》与《故事新编》创作
第四节 本章小结
第三章 鲁迅文体关系与《故事新编》
第一节 “无花的蔷薇”:鲁迅的早期白话诗与《野草》
一、《新青年》与鲁迅新诗
二、“诗歌之敌”:内面的呈现
三、早期新诗、“自言自语”与《野草》
四、骚体翻译、旧诗创作
五、《故事新编》中的歌与诗
第二节 从无常到女吊:《朝花夕拾》与《故事新编》中的生与死
第三节 从《呐喊》《彷徨》到《故事新编》
一、《呐喊》白序中的矛盾
二、《不周山》:“一个开始,也是一个收场”
三、《彷徨》与《铸剑》《奔月》
四、作为幽灵的存在:从阿Q到《起死》
第四节 “无边的现实主义”:《故事新编》与后期杂文写作
一、后期杂文之“杂”
二、硬译与《故事新编》:以鲁迅对卢那察尔斯基的翻译为例
三、大众语与《故事新编》
四、回到“文化革命”:从《杂感选集》到《海上述林》
五、小结:“删夷枝叶的人,决定得不到花果”
第五节 探索中的尝试:从《杨贵妃》到《故事新编》
一、戏剧还是小说
二、历史观念的变革与新的创作思路一菊池宽与陈鸿
三、“终于未实现”——“似乎不想实现”
第六节 本章小结
第四章 “稳定地烛照着一切”:《故事新编》的哲学
第一节 尼采与《故事新编》
一、尼采的历史观和《故事新编》
二、物质性的渊默与《故事新编》
第二节 从《齐物论释》到《起死》
一、晚清诸子学的兴起及章周之关系
二、《齐物论释》之核心思想
三、《故事新编》与《齐物论释》
四、小结
第三节 《故事新编》:“以庄化尼”?
第五章 结语
附录一:鲁迅的契诃夫译介及其他
附录二:“苦”的政治与“生”的脱嵌:《死火》一解
附录三:美学上的大胆杂糅与国民性荒原的铺陈——重评林兆华的戏剧作品《故事新编》
同类热销排行榜
- 摆渡人14.4
- 目送/人生三书17.2
- 骆驼祥子10
- 乖摸摸头14.4
- 解忧杂货店(精)15.8
- 三体(Ⅲ死神永生)/中国科幻基石丛书15.2
-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4.4
- 文化苦旅(新版)15.92
- 查令十字街84号(珍藏版)(精)14
- 看见15.92
推荐书目
-
孩子你慢慢来/人生三书 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,龙应台独家授权《孩子你慢慢来》20周年经典新版。她的《...
-
时间简史(插图版) 相对论、黑洞、弯曲空间……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艰深、晦涩、难以理解而且与我们的...
-
本质(精) 改革开放40年,恰如一部四部曲的年代大戏。技术突变、产品迭代、产业升级、资本对接...